2017年11月13日 星期一

聯合筆記/馬雲的帝國

.中研院長 應辭台大校長遴委
.大學本自治 何必硬推實驗教育
.聯合筆記/馬雲的帝國
.喊高工資 喊不高競爭力
.總額勻支 讓社工相殘
.沒有尊嚴 照服員怎留
.百香果熱死了 農技團也挺不住
.看威州如何抱鴻海大腿

udn 論壇電子報http://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19956/web/







聯合筆記/馬雲的帝國


2017-11-13 00:11 聯合報  陳言喬

「雙十一」過後,物流業進入備戰狀態。 新華社資料照


大陸年度盛事「雙十一」購物節落幕,阿里巴巴的天貓再創紀錄,達到一六八二億人民幣(七千八百億台幣)成交金額。這大概是全台灣百貨公司廿多年周年慶的銷售總和(以每年約三百億台幣計算)。
網購電商不過是近幾年才興起的事,淘寶(天貓前身)二○○九年舉辦第一屆「雙十一」購物節時,成交金額不過零點五億人民幣(二點三億台幣),當年許多商家都不想加入,但才九年,成長三千多倍。
天貓能快速發展,得利於大陸經濟崛起、愈來愈有錢的消費者,它更帶動其他大陸電商(京東、蘇寧等)跟進,帶動全球和台灣電商或商家的加入;台灣好市多「雙十一」當天也以消費一萬一千元,現折一千一百元應戰。
電商為廣大的消費者、散布各地的商家、農漁作物生產地和自己的公司創造多贏局面。九年前幾乎所有人不會想到今天網購的模樣;九年後的「雙十一」,恐更難想像。
電商帶來的獲利不僅是小眾,更在國家與全社會。從天貓五百萬進口清單、三百萬物流人員、大量智慧機器人協同作戰,到十萬台伺服器支撐線上計算、離線計算和公共雲。這些海量高效的整合作業模式,與獲得的所有大數據,都是全球的經驗價值。
大陸的網購與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型態,被人稱頌是「中國的新四大發明」,而探究這「新四大」當中的網購、支付寶就是由阿里巴巴集團主導推動。
阿里巴巴在一九九九年由馬雲等十八名核心團隊創建,廿年不到形成一支年輕有朝氣的七萬多精英大軍。如今公司市值突破四千七百億美元,超過亞馬遜,事業版圖遍布電商、金融、百貨零售物流、音樂影視娛樂、文化媒體等,且不斷擴大中。
帶領這座商業帝國是英語教師出身的馬雲,他和他的團隊以新思維不斷創新,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新鮮事物出現眾人眼前,近來在上海等地爆紅的「盒馬鮮生」就是一例,儘管它的實體型態已在各國出現,但現場支付、下訂、配送仍是全新的體驗。
馬雲本身就是個點子王,他為阿里巴巴挹注心血,阿里巴巴則為他實現夢想,他不像中規中矩的商界巨擘,他可以騎哈雷、高歌一曲,扮麥克傑克森大跳機械舞,他的太極拳功夫更跨界到拍電影(功守道),他的人生過得太多彩多姿。
或許正是活得精彩與才華洋溢,才讓他與阿里巴巴團隊有更多彈性和創意,不斷創造歷史、刷新紀錄。
自許為「風清揚」的馬雲始終站在消費者立場,提升便利解決問題,未來他還將推出什麼新鮮事務,今後的「雙十一」還有什麼驚喜,不僅他的對手,甚至全球都愈來愈關注。


中研院長 應辭台大校長遴委
董台華 ∕ 大學教師、一位憂心的台大 / 聯合報
去年中研院前任院長翁啟惠漏報女兒浩鼎股票,但是在中研院利益規避規範中二等親內的親屬,竟然不包括子女,所以翁並未違反內規。今天中研院現任院長廖俊智擔任台大校長遴選委員,候選人之一是自己欽點的副院長周美吟,但是因為台大遴選委員會作業細則中需解除職務者,只列出簡單的(一)因故無法親自參與、(二)三等親、及(三)具師生關係,所以廖也並不需要請辭。前後中研院院長,台灣最高的研究機構首長,行事竟然逕用最低標準的「不違法」,讓一般市井小民譁然。

所謂副院長,就是左右手,就是愛將。國際上只聽說長官做推薦人或寫推薦信,或是像這次台大校長遴選中訪談候選人周邊相關人士,其中就包括長官、同儕及部屬,大概沒聽過由現任直屬長官擔任愛將下一份工作的考官,尤其這下一份工作等同中研院院長的地位。因為不論是「愛」到不行而有護航的嫌疑,或是因為不願意失去得力助手而阻撓其離去,都是在台大遴選委員作業細則中提及的「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者」。

依此作業細則,委員與候選人「不得在遴選期間有與遴選事務相關之私人接觸」,院長和副院長工作關係密切,公私常見面,即便周副院長現在請辭,廖院長過去月餘之瓜田李下,已是落人口實而嚴重傷害到遴選委員會與中研院。

台大為高教龍首,所以校長遴選格外受到關注,尤其在過去一連串的論文造假、排名下滑、體育場抗議互毆、校園潑酸自殺,對於眾多的台大社群及校友而言,是痛心且迫切期待新校長能夠帶領大家走出低迷困境的。然而觀察台大的校長遴選發展,先不說其遊戲規則開不了國際標,也如曾志朗院士所言「遴選搞得像地方選舉」,朱敬一院士亦說「遴選像競選」,而陳培哲院士則期待遴選委員會要有遠識,「至少不要再讓台大丟臉」。

這次的遴選程序就像頭洗到一半已經無法停下來,然而遴選委員仍然可以依法「因故無法親自參與」,並「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職務有偏頗之虞者」而請辭。誠懇呼籲也是台大校友的廖俊智院長,以台灣最高研究機構領導人的高度及風度請辭遴選委員會,讓大家看到過去中研院蔡元培院長及胡適之院長的風骨。因為不論選出的新校長是誰,一定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但是當源頭的遴選委員會組成具爭議性,本不立而道不生,理不直而氣不壯,台大仍不得安寧。

現任的中研院廖俊智院長請辭擔任現任周美吟副院長的遴選委員,不用最低標準自許來做為年輕人的榜樣,就是台灣邁向國際化標準的第一步!

   
大學本自治 何必硬推實驗教育
王延煌 ∕ 高中校長(南投市) / 聯合報
日前教育部長在立法院指出,要把實驗教育延伸至專科以上教育階段,並研擬納入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修正草案中。如果此舉成真,不僅未能解決高等教育質、量的問題,反倒先斲傷大學自由化與大學自治的精神。

當初教育部為鼓勵教育創新與實驗,進而保障學生學習權及家長教育選擇權,乃於一○三年制定「高級中等以下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及「公立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委託私人辦理條例」。此實驗三法,所規範的對象以中等以下學校教育階段為限,主要目的在於國家應保障未成年學生的教育機會均等,提供在正規教育體制內學習適應有困難的孩子,有適性學習的選擇機會。

實驗教育未將高等教育階段納入,係考量高等教育非義務教育,且大學本就受大學法、憲法及大法官釋字三八○號的保障,須擁有完整的大學自治及學術自由;大學的課程教學、學術研究以及招生規劃,早就有實驗教育的精神,如未違反相關法令,都應充分被尊重。如今為了銜接中等以下學校參與實驗教育的學生或解決少子女化導致大學招生困境,擬修法納入高等教育階段,以現行繁複的教育審議、計畫申請、監督管理、成果報告,未來大學自由度不僅不如現行規定,反倒讓大學國際化腳步向後退。

此外,實驗三法通過之後,受實驗教育的學生從一○四學年度的五○○四名學生成長至一二一八一名,教育部聲稱因應未來參與實驗教育的學生人數逐年增加,將提高大學特殊選才的招生名額,讓更多學生能夠適性發展。此一因應對策,亦是把錯脈、給錯處方。

因為,從一○四學年度起,部分大學為改善現行多元入學制度較難鑑別一些具有特殊才能、經歷或成就的學生,於是採行單獨招生、小規模試辦特殊選才,如希望入學、拾穗計畫或百川學程等。這些管道並未獨厚參與實驗教育的學生,教育部不啻鼓勵大家選擇實驗教育,因為未來將多一項升學捷徑?這將嚴重破壞升學公平性。

其實,台灣高等教育要的只是「真正」的鬆綁,讓大學自治、學術自由能完整落實,而不是鬆鬆的綁(攬才、招生、經費),甚至鬆了又綁(納入實驗教育)。



喊高工資 喊不高競爭力
施恩吾 ∕ 企管與投資顧問公司經營者 / 聯合報
自賴清德擔任閣揆,行政院各部會都動起來,立院審法速度也加快。除了一例一休,最棘手也最可能展現賴揆企圖的就是解決工資偏低問題;繼軍公教調薪三%,上周更加碼呼籲上市企業起薪三萬元。

以經濟學觀點,人力工資就像貨品價值,有價格及供需關係;工資就是人提供服務的價格。貨品價格提高,若消費者購買力不變,則消費者對該貨品的需求量會減少(反之則增加);但消費者尚可轉買其他價格不變或更低的貨品,只是其品質或生活水準可能較差。另外,人力工資提高,若企業獲利率不變,則企業對該人力的需求會減少(反之則增加);但企業尚可轉雇其他工資一樣或更低的人力,只是其能力或工作績效可能較差。

有人會說,企業可調高貨品價格來增加營收並支付較高工資,但這種轉移不必然成功,消費者會改買其他貨品。就算這品牌有較高忠誠度消費者,長期來說也會減少購買量而造成企業盈餘下降,甚至使得某些部門結束營業或邊際型勞工遭解雇。

人不是貨品,人有就業以維持生計與生活水準的需求。勞動政策通常希望提高人民就業率。人是勞動市場供給者、可滿足企業對人力的需求;人也是需求者、須工作換取薪酬支應生活。故提高工資若換來高失業率,非大家樂見。企業若被政策制約而提高工資、但獲利率不成長就會先砍掉較低工作價值者;即使政策無強制,但因競爭力前景不佳而難以提高工資。

由此看,台灣企業常宣告缺工並非一致化問題,而是由於較辛苦工作但因工資不高而找不到人、較專業工作也因工資不高也找不到人;亦即,企業競爭力若不提升,或能勉強以較低工資找到不太願辛苦工作者或專業度不夠者。

對台灣高科技製造與數位產業而言,若創新轉型成功,所需求新技術與新專業的新工作會更多,工資競爭力預期也會提高;因此,政府更應針對創新轉型與創業投資新興產業的教育訓練加快政策補助。相反地,傳統商業、金融與服務業,雖生產力還可提高、但企業競爭力難以創新與持續成長,加上網路與物聯網經濟、大數據分析與人工智慧新人力等衝擊下,堅持市場經濟決定工資立場的結果,可能就是無法提高工資而沒落或被取代;且某些行業中低受薪者會更窮、因屈就更低工資或最低工資。

結語:(一)想提高全部行業一致工資的政策,反而有礙企業聚焦自身生產力與競爭力提升;(二)和產業保護政策需針對特定優勢產業一樣,工資提高政策也應針對特定邊際行業的邊際職務進行干預;(三)我們應釐清基本工資或提高工資政策,是否對長期經濟發展的壞處大於短期民氣凝聚的好處;(四)工資政策是一時手段,但是否可能因此挫傷長期目標:經濟永續、社會繁榮、人民樂業。

   
看威州如何抱鴻海大腿
楊宏基 ∕ 文字工作者(台北市) / 聯合報
行政院長賴清德說「上市櫃公司起薪三萬太低」。然後呢?

另一則新聞: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與美國威斯康辛州長沃克簽署合作備忘錄。鴻海將享有十五年三十億美元減稅優惠;條件是鴻海最終投資金額需達九十億美元、聘用人數達一萬三千人以及平均年薪五點四萬美元。

威斯康辛州大手筆給予優惠吸引鴻海設廠,成功創造政府、企業、民眾的三贏局面。相形之下,賴院長變成空口說白話,政府畫大餅、企業不買單、民眾沒希望。

對於薪資所得,賴院長把重點擺在為企業解決「五缺」的政治議題,侈言「他們有成績後,我相信會反應在勞工薪資上」。筆者以為是完全不懂人性。在一般情況下,企業多賺錢了,會買設備、擴廠房,這些可以生財、抵稅的項目,而不是加薪。因為買設備、擴廠房是財產,所有權還在老闆手上;加薪是要老闆掏口袋裡的錢給出去,還不能保證收益,也沒有抵稅功能。所以就算真能「反應在勞工薪資上」,那不知是何年何月,也無法達到令人滿意的標準。

威斯康辛州成功搶下鴻海設廠,靠的是政府「讓利」和細膩的實質作為。用減稅優惠創造就業機會、保障薪資,進而促進地方建設、聚集人口、活絡商業。這才是政績。

那些滿嘴仁義道德、以為喊喊話就沒責任的官員們,請好好學學。

   
總額勻支 讓社工相殘
黃嵩允 ∕ 社工系學生(新北市) / 聯合報
「社工……?是志工嗎?」、「那以後出去工作會有薪水領嗎?」這是所有就讀社工系同學再熟悉不過的幾句話了,這是一般民眾對於「專業社會工作者」的不了解而常有的誤解;而真正一線的基層社工人員又時常在高風險、低薪資、工時長的體制環境中工作,這也是多半民眾不了解的另一面。

日前衛生福利部召開「修正社會福利補助要點」會議,場外就有一群由各地社工工會串聯工作者訴求反對政府以「總額勻支制」取代現行的「實報實銷制」。

目前政府補助社福機構人事費用的方式,是以人頭每位約三萬二到三萬三不等,此方式很直接地僵化社工薪資的調幅彈性,也不利機構的人事財務運用;總額均支則如香港曾實施「總額一筆過」制度,也就是政府直接一次性撥款讓機構自行調配運用,乍看下比當前制度有彈性空間,實則是變相扭曲的薪資重分配。

社福機構要維持財務穩定運作,何其困難?常需透過提出方案極力爭取補助;在社工安全尚未改善,第一線基層社工壟罩在被案主威脅、暴力、跟蹤的工作場域中,要培養資深社工員都已相當困難,更不用說新進資淺的社工員了。如果直接撥一筆總額給機構自行調配,資深社工員的薪水調幅空間會不會直接從資淺社工員的薪資變相擠壓,造成同類相殘的情況?但現實是社工的低薪問題早就是公開的秘密了,如果草率通過總額均支制,不難想像其後果。這是政策結構面問題,也是為什麼社工會如此憤慨走上街頭的原因。

我雖只是社工系的在學生,但了解長久下來社工被結構壓迫、剝削的種種理由,也不禁憤怒,但是對於社工職務的核心價值熱忱仍未減退!盼望不只是政策的制定應保障社工的權益,更希望一般民眾可以多了解社工的專業,知道我們訴求的是什麼、爭的是什麼。而我還是會繼續抱著自己的社工夢,張開雙手成為網住每個即將墜落的人。

   
沒有尊嚴 照服員怎留
崔瑞敏 ∕ 自由業(雲縣斗六) / 聯合報
拜讀日前「加薪 獎勵 年輕照服員仍未增」之報導,概述長照產業的窘境是第一線照服員人力嚴重不足,且均是中高齡或二度就業者,年輕人不願投入,感觸頗深。

我曾在安養機構擔任照服業主管,負責管理六十多名照服員,大抵是學歷低的中高齡者,甚至是阿嬤級的老人,不僅勞心勞力,還需把屎把尿,薪資低且福利差,而讓照服員最心灰意冷、離職求去的關鍵點是被歧視且得不到「尊重」。

例如有次有個色老頭,突然對阿嬤級的照服員襲胸抓奶,她本能的立即還以兩巴掌,卻反遭家屬怒氣提告,有些家屬很霸道也很不講理,最終仍在協調下和解。難道照服員就活該該被性騷摸奶嗎?

有次有個照服員正幫住民換尿片時,無故遭住民猛然一踢而傷及眼角,我安慰受傷的員工;而機構裡的住民主管對此事件態度冷漠,沒前來關心受傷的照服員,也沒告誡住民日後不能再有如此的舉動。

有次機構裡的住民因故和照服員吵了起來,住民先動手,照服員也還手,這下可不得了,機構裡的住民主管「命令」我務必將此員解雇,理由是即使住民打照服員,照服員也不能還手。我含淚將之解雇。

在安養機構職場現場裡,弱勢的照服員,挨罵不能還口,挨打也不能還手,連起碼的尊嚴也沒有,做牛做馬均是應該的,甚至還要兼做清潔婦的打雜工作。安養機構裡的主管及護理人員們,大抵均是高高在上的高姿態,連一個普通的護理人員都可以因一件小事而公然的對我疾言厲色,像我這種坐辦公桌的照服業「 主管」都得不到任何尊重,更遑論是第一線的照服員?這樣不被尊重的工作環境及職場氛圍,如何能吸引及留住年輕人呢?

職業不分貴賤,照服員是具備專業知識及技巧的專業人員。希望大家能將心比心,給予尊重。

   
百香果熱死了 農技團也挺不住
徐正雄 ∕ 農夫(新北市) / 聯合報
為何農業技術團月薪有四萬多,卻留不住人?我想只有務農的人才能理解。

極端氣候嚴重,幾乎每年夏季高溫都在改寫歷史紀錄,在生活和活命之間,我必須有所取捨。於是,我在田裡的時間越來越短,我得看著太陽的目光低調行事,被盯上的人,土地乾旱、人也貧瘠,這不是努不努力的問題,在人定勝天和謙卑反省之間,我選擇後者。

我對工程師朋友抱怨太陽的勤勞:朋友卻說他一點也不覺得熱,反而覺得整天吹冷氣,這樣熱情的陽光很舒服。但,這並非我的偏見,今年茶葉歉收、文蛤暴斃、菜價暴起暴跌,菜園裡一向喜愛炎熱的百香果也熱死不少棵,雖說不用農藥化肥,卻連一隻蜜蜂也看不到,菜園裡許多生物無聲無息的消失,我們居住的環境正在快速惡化!這是坐在空調裡的人難以想像,所以離職農業技術團員說:「沒想到下田這麼辛苦,天氣熱得快中暑。」我心有戚戚焉。

可是,為何務農如此辛苦,我仍然願意每天騎車二小時、七年來不間斷去種菜?因為我和土地有感情,即便收穫不及租金,我仍不願放棄。

而那些農業技術團員,除非薪水很高,不然,為了四萬多元賣命,有人可能寧願待在冷氣房當警衛。農業技術團想留住人,除了薪水,還得考量其他因素,例如:讓利。讓被幫助的農夫提供一定比例的收穫,錢或農產品皆可。或是讓持續留在農業技術團的人,可以免費或低價承租農地,讓他們和土地產生感情,這樣才能留住人。






加薪、獎勵 年輕照服員仍未增


2017-11-06 23:37 聯合報  記者洪敬浤魏莨伊/連線報導

台中市獎勵30歲以下青年投入長照產業,穩定就業就發獎金,不過迄今僅5人申請。 圖/中市勞工局提供

台北市衛生局7月成立長期照護科,連結單一窗口「長期照顧管理中心」協助民眾申請、評估長照需求。 圖/北市衛生局提供


政府推動長照產業,但第一線照顧服務員人力不足,幾乎都是中高齡或二度就業投入,年輕人相對少。為解決照服員人力荒,台中市府和台北市府祭出獎勵或補助方案,希望吸引青年投入、穩住中高齡照服員,不過效果有限。
為擴大服務對象,北市府衛生局7月成立長期照護科,連結單一窗口「長期照顧管理中心」協助民眾申請、評估長照需求,但民眾致電求助者占案量僅1成;長照專線「1966」12月上線,希望民眾多加利用。
中市府就業服務處長傅晶如說,長照服務業普遍人力不足,以台中為例青年照服員約有300多人,占總人力僅1成。
中市府社會局發現,目前照服員多數是中高齡或二度就業者, 30歲以下年輕人投入不多,主因是照顧服務太辛苦,職涯發展受限,加上社會與家庭期待,投入意願偏低。
中市勞工局前年推出青年穩定就業獎勵金,今年下半年起把照服員納入,未滿30歲的青年投入照服員工作,就業穩定滿3個月發給1萬元獎金,滿6個月再發1.2萬元。青年照服員若考取丙級證照,再加發3,000元獎金,社會局每月也會補助加薪1,000元。
不過這項獎勵措施從3月底公告後,迄今只有5人提出申請,尚未發出獎金;考取證照的獎金有25人申請,發出超過10萬元獎金。
面對照服員人力荒,北市府1月起已率先為照服員加薪,提供「居家照顧服務員人力開發津貼」,月薪制每月補助5千元,時薪制每月補助2千元,讓新人留任率從往年的7成上升至8成;但原有居服員的離職率狀況未改善。
承辦居家服務的紅十字會台灣省分會服務組副組長兼社工師陳信甫表示,北市給新進照服員的福利比較好,比起外縣市,今年北市的應徵者增加,來電詢問成長2成。但新進人員離職率下降,卻留不住舊人,一來一往,照服員人數跟去年持平。
如何留住照服員?北市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督導王佳慧認為,照服員個案量穩定、能維持一定收入,才能降低人員流動。
立心慈善基金會副總幹事蘇興中建議,要對人力做適當安排,比如適合老手的個案,如比較不耗體力的陪同就醫、購物,符合中高齡居服員需求,有些個案需要年輕人出點力、或技術純熟等搭配。
愛長照執行長朱偉仁表示,除收入,還要考慮工作的社會評價、安全環境,會不會容易有職業災害,不是單純考量薪資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