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2日 星期二

聯合筆記/網紅與政治人物秀

.政府放手 大學才能高飛
.煙火式加薪 留不住優秀教授
.聯合筆記/網紅與政治人物秀
.李明哲案將輕判 兩岸解凍徵兆?
.嚴防「泰利」…預報別再狼來了
.碳排放大增 哪有資格談非核
.跨國銜轉生的考驗…作文考試 她含淚發呆整節課
.稅改圖利了誰? 絕非升斗小民







聯合筆記/網紅與政治人物秀


017-09-12 03:17 聯合報  蕭白雪

台北市長柯文哲。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從台北市長柯文哲先前為宣傳世大運,到即將大選的德國兩大黨競逐總理大位的梅克爾與舒茲,都選擇接受網紅的訪問衝人氣,網紅與政治人物的關係,看似相互拉抬人氣,但如果表現不佳,引來的噓聲也不小。
網路社群傳播力強大的時代,政治人物想宣傳、選舉,越來越常借重網紅的力量,柯文哲先前接受多位網紅訪問,名義上是為宣傳世大運,柯文哲直白的言語風格,確實在網路社群上創造不少熱門話題。
只是,再搞笑有趣受歡迎的話題,仍不免被譏:「不見選手、只剩柯P的世大運」;加上許多話題與世大運無關,究竟是宣傳了世大運還是柯文哲本人,同樣引發爭議。
相較之下,正為創造四連任歷史紀錄打拚的德國總理梅克爾、以及打算挑戰梅克爾的歐洲議會前議長舒茲,為拉近與年輕選民的距離,最近陸續接受網紅訪問,也引來不同評價。
舒茲對牛奶、奶油等日常生活用品在超市的價格瞭若指掌,也和年輕人分享當年他年少時喝醉酒作過的糗事、年輕時輟學惹惱父母的過往,能言善道的他,和網紅們玩得頗嗨。
相較之下,梅克爾雖以她平常也會上臉書、IG,強調自己是社群達人,但她沒有舒茲放得開,被問到如要在T恤上印一句最喜歡的話,要選什麼時?梅克爾遲疑了好一會,才結巴地說:那印上波紋吧…
兩年前,梅克爾曾在總理府接受在德國擁有兩百六十萬粉絲的網紅雷.佛洛伊德(Le Floid)訪問,這位網紅事先向粉絲蒐集問題,當時廿七歲的他面對老是說著制式答案的梅克爾,毫無招架回應能力。不少人好奇梅克爾對同性婚姻的看法,梅克爾照例說:「對我個人來說,婚姻是一對男女共同生活」,再補充說:不論什麼樣的歧視,都應努力消除。
網紅對這種說詞沒進一步追問,連當時美國國安局竊聽醜聞等敏感議題,梅克爾說詞迂迴、未明確回應,雷.佛洛伊德也挖不出更具深度的內容。
事後,社群上出現不少對這位年輕網紅的批評,一名部落客直言:對梅克爾言之無物發言的回應,只會說一句「好酷」,實在是不夠酷!


政府放手 大學才能高飛


2017-09-12 03:17 聯合報  王釗洪/大學兼任教授(嘉縣民雄)

全國大學調查,多數校長憂競爭力下降,呼籲教育部鬆綁,要求高教自由化。 圖/本報資料照片


七月間聯合報願景工程對全國大學調查,多數校長憂競爭力下降,呼籲教育部鬆綁,要求高教自由化。旋踵外電傳來,台灣多數大學在國際評比中排名又見下滑。
不論教育部還是各大學,在學生素質及國際競爭力日益衰退,似乎喪失對教育的理想及高教願景的實踐,這無疑是真正的「國安問題」。對此,論者多只是治標式地要求鬆綁;若不從體制上變革,台灣真正的學術自由以及曾經信誓旦旦追求的登頂,終不可得。
台灣不知從何時起,便將大學教授(及中小學老師)跟公務員綁在一起,要求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於是強調創新、追求真理的學術,先就死了一半。一部鉅細靡遺的大學法早將大學綁得緊緊的,加上對知識分子的不放心,官方自然將校務體制愈綁愈緊,其他如經費、招生、課程的約束更不在話下。
長久以來,教育部任事但求全國一致,在集權思維下,台灣就出現了一間恐龍般的「教育部大學」。教育部縱使三頭六臂,又如何有效地同時管理一百五十所公私立大學?
早年國立大學校長由政府指派,教改後,雖然多了一道遴選的手續,卻只是換湯不換藥,最終仍由教育部勾選聘任。於是各校首長都成了乖乖牌,唯教育部馬首是瞻,不敢越逾,又何來積極進取、勇於任事?高教焉能自主?學術怎會進步?
台灣高教行政多如牛毛,盡人皆知,要高教司裡屈指可數的公務員,看完一百五十本各大學言不由衷、自吹自擂的「自我評鑑」,就已筋疲力盡了,又如何指望他/她們能深思熟慮,規畫一些高瞻遠矚的高教方針?
公立大學各國都有,最有競爭力的首推美國,例如加州大學系統、密西根大學等,全都在全球前五十,產生諾貝爾獎得主無數。但是我們從未聽過這些大學需要天天向政府「求鬆綁、爭自由」的。關鍵是他們在體制上已有個完善的機制,確保學術的獨立與自主。對於政治干預,也已打好預防針。是以政府對大學給予充分的授權、絕對的信任。受到尊重的大學也都能各盡所能,研究創新,培養人才。
台灣高教到了應該進行整體檢討跟調整的時刻。若能使「教育部大學」那隻大恐龍轉型,將管理權責下放,公私立皆依學校屬性(如研究、教學、技職等)分而治之,才能創造良好、公平的環境,讓各校在績效的天秤上,彼此良性競爭。唯有政府放手,大學才能飛得更高更遠。否則,再多「深耕高教」的口號恐怕也是枉然。

煙火式加薪 留不住優秀教授


2017-09-12 03:17 聯合報  蔡文祥/交大終身講座教授、亞洲大學前校長(新竹市)

教育部推出玉山計畫,引來各方質疑的聲浪。圖/報系資料照



行政院賴院長上任,新人新政,全民引頸以待。而林前院長卸任前,在公教年改齊頭大砍教授退休金之後,理解到大學人才被挖角現象雪上加霜,乃急令教育部提出所謂「玉山計畫」的教授加薪方案希冀彌補。立意雖好,惟該案「煙火式」加薪方式,除金額提高外,並無新意,且對絕大多數教授是「看得到吃不到」,無助於教授現有「共產式低薪」的改善;以是,人才流失、師資老化、大學弱化、排名退步的戲碼將繼續上演!
為何玉山計畫「無新意」?乃因類似留人彈薪做法,多年前教育部頂大計畫與科技部專案經費即已推動;新案只是獎勵金提高而已。教育部「速食式」地端出類似舊法,無非是怕「煮大餐」太難,無心修法改善教授待遇!
為何像「放煙火」?是因為教科兩部,不管今昔,所推加薪都以另籌預算應付,而非編列固定經費;政黨輪替時該類預算亦常「走著瞧」,讓大學擔心「有一餐沒一餐的」。這種做法就像「放煙火」,放完就沒,大學要賴以穩定發展實在無望!
為何「看得到吃不到」?本人曾獲頂大加薪,約正教授月薪十萬的八成,而最高的院士級教授也才加薪十多萬,故最高只約原薪加倍而已,比起港陸及國際的教授「常薪」動輒台灣的三至十倍,毫無競爭力可言!另本人曾忝為多校加薪方案審查者,了解月獲兩萬以上加薪者寥寥無幾。新案謂能加年薪至五六百萬,那是極少數院士級教授的「大餐」,其他教授「看得到吃不到」!
為何是「共產式低薪」?這陳年問題根源在「公教不分」,即現行法規視教授為公務員,而同級教授薪水皆齊一;即使研教表現大優於同儕,常薪亦無差異,近四十年資深教授也才領不到十一萬月薪,宛如「共產大鍋飯」的待遇,歷年遭無數詬病;識者迭有「公教分離」之疾呼,皆不見教育部有絲毫改進之圖!
為何「人才會繼續流失」?因教授薪水比之國際本已甚低,而今業界薪資提高,連本人的博士生畢業到聯發科等大廠初任職,起薪都比本人卅七年老教授月薪還高!原退休金制度本可稍安教授心情,今遭年改大砍,彌補的玉山加薪又只惠及極少數人,且非常薪,因此年輕教授繼續外流將不足為奇!有聞單單福建近一兩年就有超過百位台灣博士任教當地,且不乏資深者,全大陸合計將更嚇人。「台灣培育、大陸享用」竟已成常態,能不悲乎?
要大學人才不外流,教育部應擺脫「以經費、學費管控大學」及「以評鑑逼大學一元化」的陋規,修法讓「公教分離」及「大學法人化」,當作國家前瞻計畫之一環!讓大學自主,讓教授脫離公務體系,不必再同級同薪,提升教授「常薪」至國際水準,再依表現「加薪」到有競爭力,如此阻止人才繼續外流才有希望!「合理常薪細水長流、煙火加薪無濟於事」,教育部加油!

李明哲案將輕判 兩岸解凍徵兆?


2017-09-12 03:26 聯合報  張耿銘/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博士、法學教授(台北市)

11日李明哲在湖南省岳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中新社



李明哲案終於在十一日於湖南岳陽中級人民法院開庭,綜觀媒體及相關訊息,可分析:對於本案,大陸司法當局應會採從輕判決方式處理,而本月大陸北京的學者訪問團將訪問台灣,也透露出兩岸的關係正逐漸解凍之中。
李明哲案自今年三月十九日遭到逮捕至今,已一百七十多天,終於開庭!其從偵查、起訴到法院正式開庭,總計約五個多月。
事實上,依本人實務經驗觀察,台商在大陸觸犯刑罰,大陸公安、檢察機關為求慎重,經常是刑事訴訟法的三個月法定偵查期,再補充偵查三個月是常有的事,本案相較之下,並未拖延時日。
再者,本案開庭時,李明哲的妻子李淨瑜現場聆聽審判,李的母親郭秀秦女士也到場;更令人注意的是,台灣知名律師胡原龍、范值誠也與海基會高級人員陪同前往岳陽,這皆是從所未見之情況!往昔在扁政府時代有六位台商涉及大陸國家安全案,雖派出律師,但都無法會見當事人而空手返台;此次大陸當局不僅允許台灣律師陪同,而海基會人員竟相隨到底,兩岸僵局或將於此化解!
據悉,本案因李明哲本人在網路上與大陸友人公開進行人權與政治討論,而遭到逮捕,起訴罪名為「顛覆國家政權罪」,依大陸刑法之規定,其刑期為三年到十年;但依大陸刑法第四章,由於李明哲一開庭即有「悔罪表現」,且答辯過程當事人亦可說明,其長期為世界人權努力的方向,以及台灣言論自由尺度的寬鬆,並非故意犯罪,其因而獲輕判的可能性極高。
值得注意的是,在李明哲案開庭後,大陸北京一批重要的法律專家及官員,旋將組團訪台,且台灣地區重量級的前司法官員將與會,則是令人始料未及的發展!


嚴防「泰利」…預報別再狼來了


2017-09-12 03:26 聯合報  張炎銘/退休人員(台中市)

漫畫 季青


美國佛州在厄瑪颶風襲擊前撤離六百萬居民,正值泰利颱風威脅台灣,台灣的災害預測和防治能力備受關注。
我們已累積數十年、每年平均三點五次的颱風經驗,已練就一身防救災本事。現在每個河川局都有洪水預警與防汛系統,每座重要橋梁也都訂有一、二級警戒水位,颱風豪雨時,可依據雨量、水位精準預測二、三個鐘頭後的河川水位,來採取撤離、避難措施。
尤其民國八十九年災害防救法實施後,更建立完整防救災體系,除水利、水保、水電、消防等機關外,地方政府也都有各種圖資、應變計畫、撤離路線等,比之國外毫不遜色,但還可更進步。
首先是預報要更精準。由於預報模式引自國外,加上現場資料不足,還是不能滿足小尺度、高精度需求。氣象預報目前依賴「逐時動態修正」,實際風雨跟早先公布的預測有差距,防救災單位日夜值勤,也許會注意這種修正,但一般人很難理解預測的侷限而批評,有賴持續發展與精進。否則,幾次「狼來了」,讓人有被愚弄的氣惱,則後續的防災應變也就可能敷衍了事。
更可怕的是,風雨越來越強,但住家不可能像核電廠般耐風雨,都市排水也不可能挖寬像河溪,而防災考慮風險與經濟的平衡,以目前設計標準,就是受災的風險會增加、損失也將更巨大。
高樓林立的地下室,若停電了,抽水機能使用多久?抽水能量是否足夠?水門、抽水站的維修保養與能力呢?即便水利署推動「逕流分擔」與「出流管制」要減少開發衝擊,但雨量若令人驚訝的成長,該怎麼辦?或許預警撤離適用於有山崩之虞的危險溪流附近,都市地區則是撤出地下室居民、開放高架橋停車,風雨時不要出門,會更安全。
泰利颱風要來了,大家就加強防颱、嚴陣以待,準備風雨的考驗吧!


碳排放大增 哪有資格談非核


2017-09-12 03:27 聯合報  林軺/教(台北市)


聯合報報導:二○一六年全球煤消耗量減幅創紀錄,全球的煤時代邁向落幕。諷刺的是,台灣卻因缺電,回頭加強擁抱「燃煤時代」。
民進黨標舉「非核家園」,選前高喊「反核不會有限電危機、核四停建,台灣也不會缺電」,執政後的蔡英文持續重申缺電不會是選項,新政府不會讓人民只能在「缺電」和「核電」之間做選擇。
但剛過去這個暑假的供電狀況只有「窘態畢露」足以形容。因此除加速興建天然氣電廠,還得啟用汙染較大的火力機組,排碳量驚人。
如果掌權者把非核家園描繪得像天邊雲彩般美好,沒有誠實告訴民眾:因為再生能源無法順利發展,未來五年得用大量碳排放來填補缺口,讓民眾暴露在PM2.5威脅下,跟國際做法背道而馳,加速地球暖化…,則如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史蒂文森所說的:那種砍斷紅杉,然後站上殘樁,高談闊論自然保護的政客跟偽君子沒啥兩樣。
用增加碳排放來增加電力,以全民健康為代價,是沒什麼立場談非核家園的。

跨國銜轉生的考驗…作文考試 她含淚發呆整節課


2017-09-12 03:27 聯合報  林于茜/國中教師(桃園市)


十日在聯合報上看到有關「跨國銜轉學生」,新住民學生無法適應學校生活的報導,不禁有感而發。
去年教到一名八年級學生A,從小住在越南,直到國中七年級下學期才轉學至台灣。由於語言上的隔閡,A幾乎聽不懂授課內容,進行紙筆測驗時,也沒辦法理解題目及選項,只能憑感覺胡亂猜題,真讓人心疼。
學校立刻安排幾位熱心的同儕擔任「小老師」,利用課餘和假日替她講解各科目的學習內容。半年後,A已學會運用簡單中文溝通,學習表現亦蒸蒸日上。但還是有項讓A頭痛的必備考科「作文」,第一次段考作文試卷交出空白卷,經過抽絲剝繭,才知曉考試當下,沒人為A講解題目引文的意思,讓她根本無從下筆,只能含淚發呆了整節課。
我將A找來辦公室,先仔細說明題目的意義,再請她用越南文字寫下自己的想法。再請另一位也具新住民身分的B學生,幫忙將越南文翻譯成中文,再進行試卷批閱與訂正。雖然過程耗時且繁複,但我終於深刻明白A學生面臨的困境,還有必須花雙倍時間學習的努力。
八年級下學期,A學生和B學生一起被學校推薦參加越南新住民演講比賽,她們常攜手待在校園的閱讀角一隅,認真地背誦演講稿和肢體語言的演練。比賽結果,A和B學生分別榮獲全市第二名及第一名。看著原本羞澀靦腆的A學生,透過演講比賽找回了自信,至於活潑外向的B學生,也尋獲更多學習的熱忱。曾經擔任她們的國文老師,也感到無比欣慰、感動與驕傲。

稅改圖利了誰? 絕非升斗小民


2017-09-12 03:27 聯合報  徐仁輝/世新大學行政管理系教授(台北市)


林全院長臨去秋波的稅改方案,引起諸多討論,事實真相如何?有必要訴諸數字作更精確的解讀,讓國人了解稅改的真正目的與實質受益的是哪些人。
此次稅改財政部的口號,係為建立符合國際潮流且具競爭力之公平合理所得稅制,減輕薪資所得者、中低所得者,及中小型新創企業之所得稅負擔。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廢除股利所得的設算稅額抵減,而對股利所得優惠課稅,及降低綜所稅最高稅率與提高營所稅稅率。
財政部聲稱如此改革可以縮小貧富差距,具所得重分配效果。該部說明,股利所得減稅利益對富人與一般民眾,各約三百億元,一般民眾尚有扣除額提高的減稅利益等,富人則有降低最高稅率的減稅利益,合計減稅利益約一千億元中,一般民眾獲益占六成。
這項似是而非的說明,完全忽略了雙方的人數。以一○三年度所得稅申報資料分析,申報綜合所得稅為四十%以上之富人,人數為四萬七千餘人,其他一般民眾的納稅義務人數則高達六百零三萬三千餘人。雙方申報股利所得相當,皆各約四千三百餘億元,然而股利所得稅減稅利益,一般民眾每人不到五千元,富人每人卻高達六十二萬七千餘元;由此可清楚知道真正受惠者是誰!
綜合所得稅最高稅率從四十五%降低到四十%,最直接的受益者是申報應稅所得在一千萬元以上與稅率為四十五%的少數人。以一○三年度申報資料觀之,人數為一二一四三戶,稅改不僅降低他們的稅率,更對股利所得課稅採部分免稅或差別稅率,可預期稅負將大幅減少!
比較一○二(該年度所得稅最高稅率為四十%,股利所得稅額抵減為一百%)與一○三年度申報應稅所得為一千萬元級距的納稅情形,可以發現該級距所得稅從一○二年度的八九七億餘元增加至一○三年度的一六九八億餘元,增加約八百億元。除了納稅人數增加外,主因一○三年度最高稅率提高為四十五%,以及股利所得的稅額抵減只能減半扣抵。
如今民進黨政府稅改方案計畫降低最高稅率,並對股利所得採優惠課稅。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僅占全體納稅義務人千分之二的少數了,因為他們所得來源中主要的就是股利所得(約占四分之三),而一般民眾的所得中超過八成皆來自薪資所得!
財政部為彌補對股利所得優惠課稅的稅收損失,計畫調高公司所得稅因應,富人分配到的股利固然會減少,但一般小股東分配的股利亦同時減少。股利所得優惠課稅的減稅利益大多由少數富人享受,而為彌補稅收的損失,提高的營所稅負擔卻是要所有股東共同負擔!如果再考量公司營所稅的提高,公司稅後盈餘減少,可能會導致股價下跌、企業投資能力與意願降低,甚至企業提高產品價格而影響物價等後果,而這些卻皆是由全民埋單!


華語能力不足…誰來幫「跨國銜轉學生」


2017-09-10 00:51 聯合報  記者徐如宜陳宛茜莊琇閔/連線報導

新住民學生蘇英梅(中)從越南回到台灣時,完全聽不懂上課內容,只好降轉一年,在同學莊如霏(右)與鄭玉微(左)協助下,已適應課業與生活。 記者劉學聖/攝影


越來越多的「跨國銜轉學生」流動於台灣與母國的教育體制中。其中以新住民子女問題最嚴重,因華語能力不足,他們回到台灣時,課業及人際關係都受到極大挑戰,經常只能降轉及接受補救教學,無法順利接軌台灣教育系統。

每校都有這樣的孩子

高師大華語文教學研究所所長鍾鎮城將「跨國銜轉學生」,定義為曾於非台灣國教體制接受一定期限教育的學生,或是曾數次銜轉於台灣國教及其他教育體制的學生。這些學生常因華語能力跟不上同學,被降轉或進入輔導機制的資源班。
跨國銜轉在教育現場的情形有多嚴重?國中小校長一片哀歎,幾乎每個學校都有這樣的孩子,一個班級有一、兩個,教師頭殼抱著燒,遑論一些新住民家庭占高比例的學校。

14歲回台灣 降讀小二

台北市某國小一名來自越南的十四歲少女,本該念國中,因學校評估後認為程度跟不上,教育局安排就讀小二。少女和同學年紀差了六歲,語言不通,不但老師不知如何教導,少女也自覺孤立無援,愈來愈封閉。
後來賽珍珠基金會幫忙請來在台念大學的越籍學生當翻譯,每周到校四次,每次三小時陪著上課。不過少女家中只有她與台籍父親,父親也不大會講越語,輔導老師認為,她來台半年在生活及學業的進步都很有限。
學校指出,北市這樣的學生越來越多,教育局提供最高七十二小時補救教學,每天就算只用二小時,不到半年就用完。學生語言不通,課業不可能跟上,雖然投下資源,但效果並不顯著。

在超商吃飯 只因免開口

小翰在台灣出生,六歲跟母親到印尼住,十四歲回來就讀一所完全中學的國中部一年級,但中文聽、說程度都不好,很多時候無法進班和同學一起學習。父母忙於工作,兩年多來他的晚餐幾乎都是在便利商店解決,只因「不用開口說話」。一直到教師輔導他獲取中文能力,當他終於敢獨自到自助餐店點一客排骨飯,咬下排骨的那一口時,終於不再覺得心酸與挫折。
中華民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理事長翁慶才表示,跨國銜轉學生愈來愈多,因缺乏標準作業流程作業指引,校長們曾在行政專業支持系統群組尋求建議,但各校個案狀況、複雜程度不同,教育部應儘快建立通報機制掌握。

「學生淪為教室的客人」

「學生應是教室的主人,但這些跨國銜轉的學生卻淪為教室的客人 。」長期追蹤跨國銜轉困境的鍾鎮城表示,跨國銜轉孩子的困境,凸顯現在的國教體系對他們不夠友善。
國教署署長邱乾國指出,教育部已組成「跨國銜轉工作小組」,重新盤點新住民二代面臨的問題及通報系統、學校補救資源等配套措施。教育部會攜手內政部、民間基金會合作,合力為新二代打造更無縫接軌的教育系統。
相關新聞見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