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8日 星期二

經濟/搶救少子化 政府應做的三件事

.聯合報社論..美中合作的新形勢,台灣豈能無視
.聯合報黑白集.砍銅像正義了誰?
.經濟日報社論.搶救少子化 政府應做的三件事








經濟/搶救少子化 政府應做的三件事


2017-04-18 03:0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搶救生育率,衛福部成立「少子化辦公室」進行跨單位合作,任何有助生育率的方法都會列入考慮。本報資料照片


衛福部近日宣布成立「少子化辦公室」,力拚要把總生育率指育齡婦女一生中所生育的子女數),從目前的1.1人提升到1.6人,減輕台灣的少子化危機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會在三個月內統合資源提出短中長期計畫,短期政策將擺在提高育兒津貼與托育政策,讓民眾想要生、養得起。
台灣的少子化危機,並非今日才發生,早在2011年馬前總統就嚴肅指出「少子化是國安問題」。這幾年在中央與地方政府拉高催生誘因下,台灣的總生率雖有回升,但還是低於1.3人的超低生育率水準;距離維持穩定人口結構的理想生育率2.1人,更有相當大的距離
在亞洲,同樣飽受高齡化與低出生率雙重夾擊的國家不少,像是新加坡、韓國、日本等。近年總生育率徘徊在1.4人的日本,早在2003年就在內閣設立少子化擔當大臣」,現任首相安倍上任後,更是拚命催生,並喊出2025年要把總生育率拉到1.8人的目標。對照日本傾內閣之力化解少子化危機,衛福部願意傾一部之力,推全國之事,雖恐如外界預期力有未逮,但衛福部勇於任事的精神,還是值得嘉許。
台灣人為什麼不愛生,也生得少?總歸來說,就是沒有生育的fu。君不見,台灣的低薪困境多年未解,過長的工時名列全球前茅,也讓國人一再延後婚育計畫。即便長年在職場奮戰的男女,好不容易抽出時間結婚生子,但是經濟能力有限的雙薪家庭,如何應付龐大且費力的托育、教育問題,還是讓不少人生了一胎就止步,更遑論那些飽受工作摧殘,想生卻生不出的求子家庭。
直言之,台灣的少子化問題,實際上是架構在層層貧瘠的經濟、教育、社福等困境中。台灣想要脫困、降低人口負成長的壓力,不能只靠衛福部,蔡總統、林院長都應跳出來領軍承擔,才是真正的「了不起,負責」。
日本傾國家之力,花了十多年的工夫鼓勵生育,但當前成效還不足以讓人驚豔。欠缺整體催生戰略的台灣,要在短時間內讓年輕人有生子的fu,難度更大。不過,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在資源有限、時間緊迫下,政府至少要做好下列三件事:
第一,政府財政有限,更應積極「槓桿」地方政府與企業一同來催生。例如,以統籌分配款做誘因,或是仿效幾年前的縣市節能競賽,以高額獎金鼓勵各縣市推出因地制宜且兼顧城鄉不同需求的催生策略。
在企業方面,這幾年已有不少企業主動提供員工優渥的生育福利,像是台灣渣打大方提供20周產假,優於勞基法的56天產假,或是如金仁寶集團鼓勵員工每生一胎,就補助6.6萬元等。政府此刻應大舉鼓勵有能力的企業躋身幸福企業之林,或可考慮將企業是否提供友善的生育或托育措施,做為企業申請政府經費時的評選條件之一。
第二,政府的勞動、性別平等法規,應提供有力的生育支撐。例如,很多婦女擔心生育後,工作與升遷機會就會跟著泡湯,此時,政府就應積極完善遠距工作法規,或是讓有育嬰需求的父母,可以選擇部分工時彈性上班。
第三,針對想生育但是生不起或是生不出的家庭,應提供有效協助。針對生不起的家庭,政府更要重視「實質分擔育兒責任」,例如從環境面提高公托比,或是拉高托育、教育補助,乃至於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等,都是不錯的做法。針對想生卻生不出的家庭,也可仿效日本提供試管嬰兒、不孕症治療半價補助,讓真正有意願生養的家庭,能平價圓夢。
要減輕台灣的少子化壓力,政府必須制訂務實可行且能借力使力的生育政策,同時也把錢花在刀口上,如此才有望恢復年輕人生子的fu。

聯合/砍銅像正義了誰?


2017-04-18 03:0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漫畫 季青

在發生多起蔣中正銅像被「斬首」後,烏山頭水庫的日據水利工程師八田與一銅像,最近也遭鋸斷頭部。很顯然,統獨兩派民眾的示威競賽熱度正在升高,台灣社會的族群裂痕也在擴大。
八田與一被稱為嘉南大圳之父」,他對台灣的貢獻見仁見智,但他的銅像遭斷頭卻是無妄之災。相對於蔣中正銅像連續被拆除、斬頭,執政黨一路坐視默許,某些政客甚至暗帶鼓勵;而八田與一像被斷頭,則可視為反對者的異議和反駁。
號稱「亞洲最民主」的台灣,不同立場的民眾要用這種向銅像下手的方式來宣洩憤怒,其實是可悲的事。蔡政府切勿以為兩事毫無關係,事實上,當政府不作為或行徑明顯偏袒,民眾只好用自己的方式尋求出口。賴清德拆光台南蔣中正銅像,卻誓言修復八田與一銅像,這沒有雙重標準嗎?
事實上,就算不承認八田與一的貢獻,民眾也不必對他銅像下手。但反過來說,那些為八田與一不平的人,難道不能理解蔣中正銅像遭辱如何刺傷了另一群人的心。這些情緒,未必關係著對銅像人物的敬意,而是對自己曾經歷的時代與機遇的直覺投射
我們不想比較蔣中正與八田與一的貢獻,也無意談論這類事件屬不屬於「言論自由」的範疇,只想提醒主政者注意:執政黨塑造的政治氣氛,已使民間的憤怒升級為仇恨,而產生這種「你斬我的偶像,我砍你的神像」的報復情緒。蔡總統不應坐視情況惡化。

聯合/美中合作的新形勢,台灣豈能無視


2017-04-18 03:02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川普政府將以「極限壓力」政策處理北韓問題,目標是阻止飛彈試射與核試,而非改變北韓政權領導。 美聯社


一如預期,北韓在「太陽節」次日試射了一枚導彈;意外的是,飛彈在升空不久後即爆炸墜海。不論這次試射失敗是否「刻意」,這樣的結局至少讓美中日韓等國頓時鬆一口氣;然而,東北亞區域的緊張局勢,其實並沒有隨之解除。
初步看來,外界對北韓的試射失敗是「樂觀其不成」的,至少避免了一場立即的危機。但是,隨著日前美國「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抵達朝鮮海域後,美國另兩艘核子動力航母「雷根號」及「尼米茲號」也將於下周抵達朝鮮半島東北亞地區聚集了三個航空母艦打擊群,這是前所未見的例子由此,可以看出川普亟欲解決北韓問題的心態
然而,北韓的挑釁行為,預料將不會隨著這次試射失敗而中止。原因是,試射飛彈這樣的廉價軍事威嚇,一直是北韓提高談判價碼的主要手段接下來,在本月廿五日的建軍節前後,北韓仍有可能再次發射導彈。當然,美國方面也不會因為北韓這次的試射失敗,而放鬆對北韓的軍事壓力。美朝雙方目前的對峙,就像「賽局理論」中兩車對撞的「膽小鬼遊戲」,雙方在各自民意的壓力下,誰都不想丟這個臉,誰都不願意當那個先煞車的膽小鬼。
從現實面來看,在北韓擁有核武及中長程導彈的情況下,美國想要複製斬首海珊及轟炸敘利亞的方式,似乎是不可能的。因為,一旦斬首行動失敗,北韓必將利用它的地理位置之便,對南韓及日本發動瘋狂的軍事報復。正因有此忌憚,川普日前表示暫時不會對北韓採取軍事斬首行動,而將改以「極限壓力」持續對北韓施壓,原因正在於此。
綜觀美國的「極限壓力」政策,與過去最大的不同是,除了採取優勢軍力來嚇阻北韓,也要透過外交對中國大陸施壓,再經由北京間接影響平壤。美國認為,過去西方國家對北韓實施經濟制裁效果不佳,主要原因便是中國政府未能採取積極有效的作為。如今改採對中朝的雙重施壓,由美國對北韓進行軍事嚇阻,由中國對北韓進行經濟攔阻,將成為今後美國對北韓政策的重要主軸
在中共眼裡,金正恩上台後,不但北京對北韓的控制能力減弱,北韓在核武發展上的重大進展,也讓美國必須在南韓部署薩德系統以加強因應。這些,都讓中國大陸逐漸陷入「朝鮮陷阱」的兩難局面。但從另一個角度看,維繫北韓政權,畢竟符合中共的重要戰略利益;因此,中國必然會力阻美國對北韓採取軍事行動。在此情況下,配合情勢對北韓實施漸進式的經濟制裁,似乎已成為中共在國際壓力下的唯一選擇。
值得觀察的是,在美國的「極限壓力」下,近期美中兩國對解決北韓問題的共識似乎越顯合拍。川普先前曾大力抨擊中國大陸是「匯率操縱國」,在川習會後,川普改口說若中國大陸願意協助解決北韓問題,美國願以在經貿議題上的退讓來相互交換其後,美國並未將大陸列為匯率操縱國,台灣卻上了觀察名單可見,美中在北韓問題上似已達成一定共識
可以預料,美國進行軍事嚇阻,中共採取經濟圍阻,將成為美中解決北韓問題的新模式。美國若無意對北韓採取軍事行動,今後中共對北韓實施經濟制裁的力道,將成為北韓問題能否順利解決的關鍵。經濟制裁講究細火慢燉,不像軍事行動那樣立竿見影,可以預期,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短期不會落幕。
反過來看,北韓問題意外地讓美中兩國找到合作的基礎,使得兩國關係開低走高,擺脫了川普剛上台時的緊張不安,而成為另一種新型的大國合作關係。可見,大國政治的變幻無常。川習會後,台灣一度頗為慶幸我們並未成為美中談判桌上的籌碼,但是面對中美新關係的形成,政府部門又焉能不繃緊神經?

udn / 要聞 / 政府搶救少子化

刺激生育率!衛福部成立「少子化辦公室」


2017-04-12 11:45 聯合報  記者羅真╱即時報導

刺激生育率!衛福部成立「少子化辦公室」。記者羅真/攝影


台灣少子化問題越來越嚴重,去年度總生育率為1.17人,今年14歲以下人口首度低於65歲以上人口,衛福部長陳時中將此議題視為國安問題,今天正式成立「少子化辦公室」,預計今年6至7月提出刺激生育率的短、中、長期規劃的雛型。
衛福部主任秘書王宗曦表示,陳時中於今早會議指示成立「少子化辦公室」責成其召集與此議題相關的社家署、保護司、醫事司、國健署等單位研議因應少子化的策略,首要任務為盤點與整合相關資源、修改法令等,未來將強化孩子生育、養育、健康促進、友善職場等方方面面,研擬出短、中、長期策略後,再向行政院或國發會爭取經費
近年來國人晚婚、不婚、晚育或不育的現象增加,我國婦女總生育率在92年即跌至1.23人,跨入「超低生育率國家」門檻,民國99年更下跌至0.895人的新低點,後經相關部會鼓勵在民國百年結婚與龍年生子,101年回升至1.265人,但隨後幾年又下降在1.07至1.18人之間
王宗曦說,去年度生育率為1.1人,目標將提升至1.6人,更理想的數值為2.1人,在國家永續發展上,少子化是不能忽視的重要議題前衛福部長林奏延日前拋出6歲以下兒童由國家養」,目前可能有財務上的困難,至於如何擬具適當策略、於何時能將總生育率提升至1.6人以上,尚待各部會緊鑼密鼓討論,預計今年6至7月提出刺激生育率的短、中、長期規劃的雛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