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5日 星期日

名家縱論/陳冲:今年請大家緊盯房地稅\星期透視/年金改革,不是政治精算

.連捐血都要扯黨產…煩!
.傅斯年的道德勇氣 台大忘了?
.聯合筆記/穿梭兩岸的老好人史東
.小英總統,您當然是事主
.政府怕變事主…勞工自求多福
.國民黨轉骨 要接納青年主張
.高鐵延伸 財務與政治3解方
.救高教 盼助力更需自省









名家縱論/陳冲:今年請大家緊盯房地稅


2017-01-15 02:57 聯合報  陳冲(東吳大學法商講座教授)

東吳大學法商講座教授陳冲。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孫中英/攝影



去年七月,提出房屋稅違憲違法,並倡議自住房屋免稅主張後,引發學界、業界以及納稅人的關心,一番討論過後,大家也發現以往習以為常的房屋稅,經二○一四年修法後居然變成地方政府可任意操控予取予求的沈重負擔,民間抗議聲四起,地方政府才開始審慎以對,相繼研擬新方案欲熄民怨。
自始我是以理性態度,由學理、法理、情理討論此一議題,否則如訴諸民粹,我大可搬出一九九三年五月民進黨在各地發起的抗繳房屋稅運動、民進黨中央黨部自住人權及抗稅有理的宣示,乃至包括陳水扁、呂秀蓮等立委連署自住房屋免稅的條文。在當年房屋稅不過千元時代,我毋寧相信民進黨抗繳房屋稅是關懷居住人權,而不是藉機生事。去年提出呼籲時,我也期待早年發起抗繳,現在位居要津的政治人物,能以謙卑心態檢討房屋稅問題,但這種期待卻不幸落空。
半年來的討論,相信地方首長深知,房屋自住只有折舊、維護的付出,不會產生現金,課稅違反樹果原則,是逐步沒收人民財產,甚至逼人民節衣縮食賣屋,違反憲法及人權公約的基本原則。
地方首長也應了解,現行各地的方案,其實已違反母法房屋稅條例之規定,不僅路段率沒有「減除地價部分」,而且任意規定折舊要有殘值,也違反「予以折舊,按年遞減價格」的規定。近來台北市政府主動「放棄八大標準」、「不重複路段率」,就是自知理虧,但對以往超收的稅捐,卻又隻字不提。(當然也違反稅捐稽徵法第1-1條及第11-3條
值得關心的是,財政部乃至行政院,竟對檢討條例噤聲,罔顧稅基、稅率同時提高對民眾的衝擊,無視土地法不課自住房屋稅的本旨。此外對民間「三戶以上房屋才非自住」係為特定人量身訂製的傳聞,也無反應,反倒是市府認為說不過去,決議送請財政部研究。
年關之前,台北市政府通過房屋稅新方案,媒體多以「新屋受惠大」、「只漲舊豪宅」、「六年緩漲機制」簡化報導,其實市政府只是當初對一○三年七月以後的新屋下手太重,反彈激烈,乃調整公式設法減收,但又不甘損失,故又回溯至九○年七月發照的舊高級住宅重行評定標準價格,藉以補回減收的稅捐
市政府的新方案,仍有違法違憲爭議,而且還暗使Niemoller的招式這位德國神學家曾說納粹逮捕共產黨、天主教徒,乃至猶太人時,他都不作聲,因為與己無關,等到納粹來逮捕他時,已無人可以出面抗議。市政府近三年的論調就是「只影響少數人」、「只有豪宅受影響」,用「事不涉己」的感覺分裂納稅族群,再以分期緩漲的「麻痺」方式減少當下壓力,完全無意檢討現行稅政缺失,尤其近日有點杯弓蛇影更調降公告現值」,以減少土地增值稅。殊不知土增稅基於交易而來,當事人至少還有現金入帳,如土增稅要降,沒有現金流入的自住房屋是否更應考量寬免?更何況台北市每年歲入大於歲出三百億,實在沒有必要刻意拉高房地稅。
蔡英文曾說:裝睡的人永遠叫不醒。由近年來房地稅爭議的演變來看,裝睡的人正是行政院、財政部及各地方首長,明知近兩年來房屋稅的發展,有違憲違法之虞,也不符民進黨早年抗稅的憫人胸懷,但仍執意僅在行政命令層次做些微調,意圖保住目前稅法架構下可任意調控總稅額的空間,如此司馬昭之心,豈可繼續縱容?尤其立法院居然在年底清倉時,修正通過「發展觀光條例」,規定觀光旅館配合觀光政策者,可享地價稅、房屋稅減免。無現金流入的自住家庭要繳房地稅,而有營運收入的旅館業反可減免房地稅,這是什麼道理!
請蔡總統舉起棒棰把這些人叫醒,就房屋稅條例真正由合憲性、合法性予以檢討。更呼籲納稅人在地方政府行將製發稅單之前,提高警覺,並請民代協助聲援;當然當年(一九九三)參與抗稅連署、修法的民進黨大老,更應不忘初衷站出來!至於正熱中主席選舉的國民黨,既然民在我心,這也是一項絕佳的試煉!
(作者為東吳大學法商講座教授)

星期透視/年金改革,不是政治精算


2017-01-15 03:06 聯合報  王如玄/華夏社會公益協會理事長

年金改革引起抗爭,從廿場的年金改革委員會、四場分區座談會及接下來的國是會議,已進入短兵相接,但政府提的改革方案,有讓真理愈辯愈明,讓人愈來愈有信心嗎?
先用歡喜新春的創新成語「自自冉冉」來說吧。這場年金改革的發展,不就像是「由由」或「冉冉」,各自表述?這些混亂和衝突,是因政府始終不願把事實說清楚,不同職業、族群及世代的人各自解讀、猜測;面對疑慮,政府躲在拒馬圍牆內,發新聞稿澄清或喊話譴責,看不見有勇氣走出來和群眾面對面溝通。
照理說,已開這麼多次會,也提出備選方案,應該有財務精算報告為支撐才是,而這也是可說服人民接受的關鍵。可是遲至今日,看不到專業的政策影響評估,只聽到一句美麗諾言:保證卅年不破產。
「保證卅年不破產」,是話術。為什麼說是話術?就社會保險而言,本來保險財務就是維持一個世代(廿五至卅年)的平衡,此說更巧妙搭配國家年改會的分區會議報告所示各類保險基金破產年限,操作成執政黨提出可延後卅年的方案。又如果是保證卅年不破產,是保證「誰」的不破產?是軍、公、教、勞、農或國保?而保證的前提是,政府應該說明目前改革方案的精算基礎,否則一張空白的遠期支票如何兌現?
放眼各國,因應人口結構及財政困窘所提改革原則,就是提高基金操作收益,及「繳多、領少、延退」方式,無論誰執政都一樣。遺憾的是,馬政府時期提出的改革方案同樣立基於此,現今政府提出內容亦不脫此思維和框架,延宕改革之責應歸咎何人?或許民進黨政府會認為自己的較進步,既有此雄心及魄力,不妨攤在陽光下一次講清楚、說明白,讓大眾檢視比較,甚至檢驗執政者立場是否前後一致?
檢視年改會的備選方案,號稱由下而上的民主程序,提出的內容令人措手不及,更是和廿場委員會的意見有極大落差,回應極微,且多有蒙混之處:
一、保險費率:公務員費率調到十八%,勞工調到十八.五%,但如何漸進調整,不說。
二、平均投保薪資採計期間:十五年、廿年或廿五年。如何調整,不說。
三、所得替代率:逐年調降所得替代率到六十%。怎麼調降,不說。
四、取消公務人員優存利率後設有四選一的地板:差別及影響在哪?對其他職業的人適用嗎?如果是一體適用,財源何來?
五、其他職業或族群的年金:當時說好要一起改革的農民和國民年金呢?
六、整體的財政影響:空白的財務自動調整機制徒增不確定感。不同職業別的年金制度改革後,較現行制度減多少支出、增多少收入、財政資源又如何重分配。沒有公開完整的影響評估讓所有人知道,各行各業如何得知其權益衝擊?如何要求人民理性溝通?
年金改革關係千萬人權益,程序正義不能忽略,沒有以上的財務評估報告,談改革都是假象,世代永續打問號。
改革也是社會教育過程,政府應打開天窗說亮話,有責任說明方案利弊得失及改革後給付水準拉近多少、財務改善多少的交錯影響。可惜,只看到政府閃爍其詞,草草辦完分區座談會,利益團體沒有充分時間瞭解內容,又能凝聚多少民意,然後呢?
「髮夾彎」政府的施政模式,就是先把話說得好聽,卻隱藏最迫切需要的財務分析;習於丟風向球,觀風向再決定,不然就是遮遮掩掩,造成職業對立、社會分裂,內耗的社會成本,早讓國家奄奄一息。
年金改革,要的是確實的財務精算,不是政治精算,這是改革第一、也必須要有的共識。



不用承擔責任的掛名作者


2017-01-15 03:12 聯合報  章忠信/東吳大學法律學系助理教授(台北市)

台大教授郭明良涉嫌違反學術倫理案。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大郭明良教授涉嫌違反學術倫理案,專案調查小組初步調查出爐,認定郭明良等三人違反學術倫理;至於其他「掛名作者」則沒有交代處理結果。這樣的認定並沒有面對問題,更難脫為楊泮池校長解套埋下伏筆的嫌疑,科技部及教育部不該坐視。
違反學術倫理,如果涉案人道德面不能知所進退,最終還是要回歸法制面。
著作權法第八條:「二人以上共同完成之著作,其各人之創作,不能分離利用者,為共同著作。」也就是說,「共同著作」之完成,主觀上必須參與的各人有「共同完成著作之合意」,客觀上各人要有「創作」,而且「不能分離利用」。因此,彼此不認識,沒有共同創作的「合意」,或沒有動手執筆「創作」,或「創作」能「分離利用」而各負文責的,都不是「共同著作」。
今人修改紅樓夢,曹雪芹沒機會表示同意與否,後人增補紅樓夢續篇,與原本的紅樓夢獨立分離,都不會與曹雪芹成為「共同著作人」。
世上沒有「掛名作者」,只有「共同著作」的「共同著作人」。即使學術期刊區分「第一作者」、「通訊作者」或「其他作者」,列名作者都應該是有合意一起寫論文的「共同著作人」,而且對「共同著作」一起承擔創作責任。否則,一群沒有合意、沒有執筆的人,可以是別人論文的作者,出事不必負責,卻藉以獲取學術地位及研究經費,其惡行絕對超越社會共憤的詐騙集團。
先前,列名台大論文的「共同著作人」,都從中獲得好處,如今,台大專案調查小組說,「共同著作」出問題,「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負責,其他「共同著作人」沒事?他們不必針對虛假的創作「合意」負責?不必為沒有「創作」的事實負責?不必為「不能分離利用」的論文責任負責?
「掛名作者」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獲有利益,卻不必承擔任何責任?台大教職員生可以無感,但科技部、教育部怎麼處理?讓我們看下去。